老房子承載的不只是歲月與記憶,還有先人研究改善生活的種種努力

同安街二十八巷一號位於日本時代的川端町,為石井稔家族所有,大平洋戰爭結束後。由臺灣大學農化系陳玉麟教授入住,為紀念陳教授一生於農業與雜草研究之奉獻,整修後命名「野草居食屋」,注入居酒屋與食堂,將日式老屋轉化為溫情的深夜食堂。

1945年

台北同安街28巷這附近有三排日式木造房舍,為石井稔家族所有,在今強恕中學那塊地,原本是石井家所擁有的農園,種植花卉、菜園與實驗用途。太平洋戰爭結束後,石井家族離開台灣,將目前同安街28巷1號的房舍交由同在農化研究室的陳玉麟教授住宿,後來老實的陳教授並未將這棟屋舍當成私產,轉交由台灣大學管理。

2012年

黃金種子團隊接下臺灣大學農化系陳玉麟教授故居,營造第二個老屋新據點,融合居酒屋與食堂的元素,打造成「野草居食屋」,結合建築、歷史、人文與科學,為老建築活化再利用注入活水,邀請您一同關懷、愛惜這些充滿溫度的日式老木屋。

我們保留了屋內原有的格局,把頹廢的木頭地板整理後重新鋪平,並加強底下的支撐地板的木結構,損壞的紙門與天花板移除後露出屋頂的木結構,在屋內可以享受全木造建築的空間

野草形象

雖然是新的木窗框,可是採用當時留下來的玻璃重新切割再放回,以能夠原地重用的精神來修繕這棟房子。「野草」概念取於陳玉麟教授對於農業雜草上的奉獻;被世人遺忘充滿雜草的日式老屋,在菜單設計中也加入了野草的概念。

從清朝漢人來開墾,日本人蓋了這棟木造建築,溪流流過這棟屋子的旁邊,陳玉麟教授在此想著雜草栽種等等事情。以火草(Fireweeds)的精神,在一片無生機的土地上,先長出來紅色如火般的火草,永遠打不倒,能夠一再奮起的野草,是最實在的庶民精神,也是我們最溫情的台灣深夜食堂。

漫步在汀洲路、牯嶺街、同安街的小巷弄時

像是穿梭在一個高低起伏的迷宮般

這路面小小的凹凸其實埋藏著一段老台北的鐵道記憶

柏油下的隆起正是當年鐵路鋪設的痕跡